政府出資金 業主出技術 農牧民出土地——9月15日,阿壩縣麥昆鄉“高原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園”內,幾十名工人正忙著將高山豌豆尖裝箱,隨後這些高山蔬菜將空運到臺灣。據企業主蔣真理介紹,靠他在園區內承包種植的這700畝高山豌豆尖,今年他的基地總產值將達到400萬元。
  阿壩縣農業局局長範文輝介紹,過去,阿壩縣農作物以青稞為主,年農業畝產值僅300元左右。2012年,該縣在麥昆鄉建立“高原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園”,示範種植了萵筍、高山豌豆尖、高山娃娃菜、甜豆、荷蘭豆、菠菜等10餘個品種,如今園區輻射帶動6個鄉鎮的農戶、企業栽培蔬菜3000畝,平均畝產值達4200元。
  □陳英 本報記者 鬆濤
  建園區,發揮示範作用
  在阿壩縣,農牧民收入來源主要依托採挖野生藥材和放牧,直接來自農業生產的收入不到10%。但近年來,隨著野生藥材資源不斷減少,如何充分發揮本地農業資源優勢,帶動廣大農牧民持續增收,成為縣委縣政府亟待破解的難題。2012年,阿壩縣決定在麥昆鄉建立高原生態農業產業示範園,以生態綠色蔬菜生產為核心,示範打造引進推廣農業新技術的“平臺”,促進農牧民增收。
  為此,縣政府投入170萬元建設示範園配套道路、圍欄、灌溉系統,購買農機供業主無償使用。同時由政府出資826萬元建設防雹網、蔬菜預冷設施、食用菌房、蔬菜育苗設施,而業主只需償付折舊費用。通過對外招商,園區引進了茂縣、成都、眉山等地6個種植業主種植蔬菜和食用菌,縣政府按照3年共1200元的額度對引進業主給予種子、肥料、薄膜等生資補助。
  給補助,學好技術保增收
  為鼓勵本縣農戶參與生產過程,政府投入50萬元鼓勵農戶學習技術,對到示範園打工和學習栽培技術的80多名當地群眾,政府通過與業主協商,保證月工資不低於2550元/人,其中由政府負擔1350元/月,業主承擔1200元/月。“本地農牧民除了可獲得園區土地租金外,通過務工每人年增收5000元以上。”範文輝告訴記者,群眾掌握基本生產技術後回家種菜,生產過程中由示範園業主根據市場需要提供新品種和栽培新技術,產品由示範園業主回收進行商品化處理和銷售。
  沃朗村村民向波以300元/畝的價格將自家的5畝地出租給園區,兩口子還在園區打工,兩人加起來每月有6000多元的收入。“在家門口打工賺錢比上山挖藥輕鬆多了,不僅收入穩定,還學會了種植技術。”向波感慨地說。
  (原標題:畝產值從300元增加到4200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j93yjos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